为何我国固废利用率低于发达国家?
在当前的生产、生活中,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排弃有其必然性。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放弃那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社会生活方式,以减少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
我国部分废弃物的利用率虽然大大提高,但,许多废弃物的利用率仍旧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利用水平和程度都较低,造成这种局面我认为主要对固废缺乏资源化意识和规划,具体有以下原因:
1、固废是排放企业的废弃物,无排放标准,其产生是随意的,加上本身原材料成分变化、生产工艺参数的调整等,导致固废成分与性质变异大;杂质过多且不确定,需进行预处理才能利用,预处理难度大、成本高,不能很好的满足作为资源化利用的原料要求;
2、固废排污企业对固废的管理粗放,或基本无管理,一般采用露天堆存的方式,所以其含水率较高、易结团成块和有效成分流失,致使利用前需耗能对其进行烘干、分散等预处理,使用中可利用程度降低;
3、固体废物监管和危险废物鉴别能力不足。各级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固体废物监管人员严重不足,素质不高,远不适应固体废物监管任务的需要;
4、资源化、无害化整体水平较低,二次污染较重。我国固废利用处置设施市场发展不平衡,现有施舍存在着规模普遍偏小,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5、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的压力长期存在。在管理薄弱地区和环节,屡屡发生危险废物跨区域非法转移和倾倒事件,医疗废物流失现象也时有发生。
6、非工业源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问题日益凸显。废荧光灯管、废铅蓄电池和实验室废物等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源分散,回收体系不健全。
7、过分强调从固废中提取某种有用元素、成分或者利用固废的某一两种特性,没有充分考虑此利用方式对其可资源化程度的降低,因利用后产生的固废处置难度增大而缺少利用,造成二次污染;
8、部分废弃物中含有有毒或少量放射性元素,其不确定的安全性影响了人们利用固废的积极性。
9、对固废利用的系统研究不足,以固废作为原料的产品其性能相对较差、质量稳定性差,只能作为一般低要求的用途,而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以固废作为原料的产品质量的研究和开发不足;
固废处理还需要突出重点加强危险废物源头管理。加强源头控制,严格新建项目环境准入,积极探索源头减量,提高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保障能力。推进非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实现变废为宝。
更多环保资讯:东莞废气治理 东莞废水治理 东莞噪音治理 东莞粉尘治理